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转王大绩老师)

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转王大绩老师)

11-08 12:23:49高三语文试题
浏览次数:718次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duosi8.com 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转王大绩老师),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释]①八公山:淝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号东山)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②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派,此词写于他被主和派排挤出朝期间。③桓筝:谢安晚年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陪帝饮酒时,其旧部桓伊弹筝助兴,唱《怨歌行》,谢安闻之流泪,武帝也面有愧色。

[译词]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寿阳这座古老都城岸草凄迷,远望淮河淝水自西流来,依然环绕这座孤城。

遥想乌衣巷内谢石、谢玄那班英武少年,年轻有为,足智多谋,军容严整。

安坐在帷帐里从容静观符坚骄兵渡河南侵,如惊涛骇浪中凶猛的鲸鱼奔腾。

掉转目光去看那滔滔东流的河水,回头谈笑间,击溃强敌的功业便已告成。

经历千年,八公山下断崖间依然草木丛生,在遥远岁月里记录历史的峥嵘。

只能独自无目的地观看云层舒卷,波涛涌动,没有地方可以寻到豪杰英雄。

确信谢家子弟劳碌为国不过空成历史;嘲笑自己为什么又生悲怆怀想之情。

想起那位谢东山老先生啊,怎么承受年迈时独自倾听桓伊弹奏的哀婉筝声?

[延伸样例]①景物描写角度:叶梦得的词作《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虽然核心写一“迷”字,但颇具“豪放之风”。词中正面描写景物的笔墨虽然不多,但在孤城环水、岸草凄迷的境况下,词人却描绘出了“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的景象。试想,由淝水之战到南宋偏安已近千年,而作为当年主战场的八公山,断崖刀劈剑斫般矗立,那些曾令强敌草木皆兵、胆战心惊的草木依然呈现出峥嵘气象,千载之下,一股英雄豪气凝聚荡涤其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股豪迈气概也凝聚在词人胸怀。其余“沸浪骇奔鲸”“漫云涛吞吐”等想象、衬托的景物描写也都毫无柔媚之态。看来,这首词也真“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断崖草木,遥拥峥嵘”啊!

    ②人物形象刻画角度:叶梦得的词作《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虽然核心写一“迷”字,但颇具“豪放之风”。在孤城环水、岸草凄迷的境况下,词作怀想的却是“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的谢家才俊。这些年轻人英武有为,足智多谋,他们指挥的军队整肃强劲。尽管敌军骄横嚣张,但这些年轻将领却在转盼之间,“一顾功成”。这与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辛稼轩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异曲同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人正面描绘、反面烘托,塑造出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的英雄群像,寄托的正是自己慷慨激昂、意气勃发、建功报国的豪迈情怀。看来,这首词也真“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啊!

③情感抒发角度:叶梦得的词作《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虽然核心写一“迷”字,但颇具“豪放之风”。这首词下阕有大段抒情,可谓回肠百结,沉郁苍凉。“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词人胸潮翻滚,苦觅英杰,满腔孤苦郁闷。“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抚古思今,满腔悲怆,正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成”。这与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辛稼轩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异曲同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人正面描绘、反面烘托,塑造出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的英雄群像,寄托的正是自己慷慨激昂、意气勃发、建功报国的豪迈情怀。看来,这首词也真“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啊!

【例四】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下面这首《眼儿媚》和你读过的其他诗文中各举一例,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译词]                          眼儿媚

  江上荻花萧萧一派秋意,引出心头许许多多愁思。

  离江面半竿高度的落日,两行刚刚向南飞的大雁,一艘在江上飘荡的小船。

  惜别常常担忧您先离去, 对饮到醉才能解除愁绪。

  清秋别绪今夜还在眼底,明晨就将会凝聚到心上,后天更将要涌现在眉际。

[延伸样例] “诗言志”,诗歌的基本属性是表达感情;而这感情主要是经由形象表达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揭示出古代诗歌创作的这一艺术规律。所谓“景语”即形象,所谓“情语”即感情。这句名言,一方面说明了诗歌中的所有形象都是为了表达感情而塑造,另一方面也说明诗人的感情大多是经由诗歌形象来表达。化虚为实,正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精髓。这首宋代无名氏的词作《眼儿媚》,鲜明地印证着王国维先生对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真知灼见。

词作开篇就描绘出江上荻花萧萧、声景交融的总体画面,并表明了这清秋景色勾引出许多愁绪。接着转换出三个特写镜头,传达出愁绪的具体内容:纵观残阳将落,人生易逝;横看新雁南飞,故人分离;而那一叶扁舟,摇摇荡荡,既如命运浮沉,又似情怀动荡。一组形象,无不传情,融成抑郁纠葛的意境。触目所见,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正因为诗人心绪不宁,愁绪难消,惜别无奈,才这样感知着秋暮荻花,这样描摹落日、归雁和扁舟,这样的满目皆愁啊。

吟哦这一首无名氏的《眼儿媚》,思忖着王国维“景语情语”的至理名言,我不由想起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里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句连用三个比喻,或者说,连用三个“景语”营造暮春意境,表达“闲愁”之“情语”。“一川烟草”,描摹“闲愁”之感的凄楚迷离;“满城飞絮”传达“闲愁”之绪的弥漫无依;“梅子黄时雨”寄托“闲愁”之情的缠绵不尽。将难以传达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触可品的实的景物,给读者以真切的艺术感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转王大绩老师)
《古代诗歌的延伸题目(转王大绩老师)》相关文章

tag: 诗歌  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高三语文试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