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教育文档班级管理电 脑 网 络 与 德 育 工 作 的 探 讨

电 脑 网 络 与 德 育 工 作 的 探 讨

02-11 02:10:00班级管理
浏览次数:161次 
标签:班级管理大全,http://www.duosi8.com 电 脑 网 络 与 德 育 工 作 的 探 讨,

电 脑 网 络 与 德 育 工 作 的 探 讨

三水区西南第三小学   马润强

(此文获20xx年佛山市德 育论文一等奖)

 

摘要:网络使教育效果经济化、时空化,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使青年学生成为上网大军中一个庞大的群体, 纷纷成为“网迷” 、“网痴”。如何面对网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挑战和负面影响, 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动向、新天地。

关键词:德育走进网络,师生走进网络,道德走进网络,班级走进网络,个人走进网络,生活、艺术走进网络,在网络中疏导,在网络中遨游,在网络中成长。

 

从烽火台到网络化,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远程教育,网络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代的发展已经到了信息阶段,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未来的富REN不再是工业时代的资产阶级而是“知识阶级”;未来的穷人也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无知阶级”。网络和信息化已涉及各行各业,整个世界已成为了“地球村”,它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给我们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机会,使教育效果经济化、时空化,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使广大网络爱好者痴迷,纷纷走进五彩缤纷的大世界里。上网人数成几何级数在飞速增长,其中青年学生成为上网大军中一个庞大的群体,有资料表明,在网吧上网人数中学生占45%,网络这个复杂的虚拟社会空间,它无奇不有,所以部分老师和家长将之称为“电子海洛因”,就是因为不健康的信息也在这个空间中无孔不入地毒害学生幼嫩的心灵,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等人也对此表示担忧。一位从玩游戏开始,继以一步步陷入“网聊” 、 “网恋”的泥潭,不能自拔的学生母亲,她向社会发出“救救我的孩子”的呼声,更为严重的网上形形式式的^***网址相互交织,正形成一股来势凶猛的网上^***浪潮,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危害。据《华商时报》19xx年报12月26日报道:我国每年15万青少年犯罪都与不良文化影响有关,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都观看到yin秽影碟或^***网站。网络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这些对于还没有很强辩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快捷途径,面对这些现象有的人很害怕,有的人很紧张,听说学生上网就以为洪水猛兽,甚至发展到有的家长和学校禁止孩子和学生上网。

我不太赞成采用“阻”的方法。疏导远比阻止好,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明白地告诉人们这个道理,禁止学生玩游戏,禁止学生进网吧,这些看起来行得通,来得快的方法,却恰恰违背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殊不知越禁越不住。所以作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召开了家长会,并下发了告家长书,使家长们认识到: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知道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因此让孩子从小接触计算机,是现代父母的选择,21世纪学习的特征是掌握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專家们大都赞成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千万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孩子为什么这样迷恋网络?不难发现网络适应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第一,青少年喜欢新鲜好奇,特别喜欢接触新事物。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有无穷的未知数,因而也就有了无穷的吸引力。第二,网络中能充分展示自我,这于现实正好相反,现实中他们听惯了父母老师的唠叨和说教,课堂上连一个发言的机会也没有。他们厌烦了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模式,他们极力想摆脱这些束缚,寻找自由发展的空间。第三,网络还满足了青少年渇求友谊的特点,青少年需要友谊包括与异性的友谊,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时代,他们渇求交流,但在现实中有很大的困难,西方学家休謨就说过: “‘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人类痛苦的惩罚。”这是人类的共同本性,也不怪得孩子。第四,网络满足了青少年主体意识,在网络中他们自己说了算,不受任何人限制,那怕说错了也不担心别人的批评,总之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吸引力和渗透性,它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特点,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自由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

网络在学校教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网络时代,该如何应对网络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以及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利用网络开发德育功能,正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必须走进网络,让孩子们在网络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师长不妨做个陪练,引导其正确的方向。这一做法的前提首先是教师在问题还未发生之前应有预见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料到学生阶层目前在社会上时髦流行趋向,再审时度势的加以引导。一般来说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生活中要学会游泳,那就一定要下水试一试水性,要了解网络的面目就一定要上网去了解那里的生活。例如今天讲《爱惜粮食》课文,不妨让学生在网上去浏览欣赏农民在一年四季在田里劳动的情景。通过逼真打的画面教育,让学生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又如开展爱国主义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示学生到网上去收集国歌、国徽、国旗、开国大典、解放战争等故事的材料;如要进行社会调查,就让学生上网翻阅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变化的材料……通过这样定性要求,再通过如何在网上查找相关知识的指导,并要求在作业中进行反馈,学生上网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漫无目的的了。同时形成一个概念:网络原来是一个快捷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桥梁,这避免学生一开始对网络功能的错误理解。其次,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拿起武器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精心制作学生喜欢的网站,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网页。如“悄悄话” 、“心理咨询” 、“知心姐姐” 、“怎样和同学交往” 、“怎样提高成绩”等等,让德育网站像警卫一样时时守候在这些青少年身边,特别是心理咨询,在网络比现实生活中要好开展得多,因为网络中学生不用担心老师知道他是谁,可以用匿名的方式来咨询,它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第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道德。教会学生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异同,网络中的利弊来提高学生分辨能力和免疫力,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的陌生人,不能将自己的住址和电话告诉别人,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不能说脏话和谩骂,要用文明语言,更不能进入黄4534535aaa色网站和反动网站,因为这是违法行为,所以网络犯罪这种新兴的犯罪形式说不定就会让法律意识不强的学生成为直接受害者。如果发现学生有这方面的迹象,未经调查研究,简单粗暴的批评干涉,请来家长,把问题的矛头推给家长,老师好甩包袱。这种做法,看似快刀斩乱麻,其实却失掉了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他的印象中老师是一个不了解学生心理,也不愿意去了解学生心理的人,现在的孩子更渴望朋友型的师长,而不是说教型的管家婆。如果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当他的心理辅导老师和朋友, “磨刀不误砍柴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

第三,开展班级网页和个人网页设计比赛以及成立“红领巾网吧”。班级的网页设计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在班级网页设计中,可以根据班级实际,灵活设计栏目,如班级简介、班训、班规、班级目标、班级建设计划、学习园地、知识窗、团队之友、家长心声、队员生活风采、学生守则与行为规犯等;个人网页设计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喜好和特长,设计人生理想、个人小档案、特长展示、我喜爱的歌和人、我的业余爱好等,这比手抄报比赛优越得多,它可以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运用电脑的能力。至于成立 “红领巾网吧”,首先认真制订网吧的活动计划、措施、组织和评比表彰等规章制度,在大队部中成立好大队信息部,组织队员参加“红领巾网吧”的各类培训和比赛活动。然后师生们一起到网上浏览各种信息,有时可教他们绘画,制作贺卡、电子小报、网页等;有时可举行各种各样比赛,如:网上查询大赛、贺卡设计比赛、电子小报、网页制作比赛,认真按照“红领巾网吧”上网制度和教学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上机和上网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第四,办网上展览和开展网上讨论。现实中的“自然科学展” 、“法制教育展” 、“音乐会” 、“美术作品展”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但是制作成本高,还受时空限制,但网上办展览则没有这些缺陷,它可以随时随地让学生观看,且成本小,网上展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学校定时在网上开展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这种形式比现实的讨论不知要好多少。现实讨论中,有的学生由于内向不敢发言,有的害怕说错出洋相或怕被人耻笑,但网上则没有这些顾虑,因为别人看不见他的面孔,他可以畅所欲言,我们经常在网络中发现,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在网络上完全是另一个人,他们的思维比现实中活跃得多,他们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很流畅,在讨论中再加上老师的正确指导,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面对五光十色的虚拟世界,作为国家未来的下一代肩负着神圣而庄重的历史使命,他们需要掌握这条未来竞争的生命线,必须能够从现在开始了解它,正确的操控它。台湾资深电子教育工作者邹景平强调:“个人应寻找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在生活里,以及进行实践后的审阅,要能做到知行合一,不会在资讯的洪流中迷失,这才是电子教育所带来的意义。”可喜的是,最近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七单位,在20xx年11月22日向社会正式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上网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一《公约》的发布实在可喜可贺,也说明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上网的关注,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需要更多的德育工作者参与进来,认真研究,探讨和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在网络上开辟和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天地。

 

 

,电 脑 网 络 与 德 育 工 作 的 探 讨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