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 试题 | 电脑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文章资讯免费教案政治教案政治说课稿《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04-08 19:34:46政治说课稿
浏览次数:762次 
标签:高中政治说课稿,政治说课稿,初中政治说课稿,高中政治说课,http://www.duosi8.com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课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二)教材特点 
1.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 
2.知识含量大,且高度抽象概括,理论色彩浓厚。 
3.知识跨度大,相互之间的衔接不流畅。 
(三)教育教学目标 
 1.对比货币与一般商品,揭示货币的本质。 
 2.感受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场景,理解货币的职能。 
 3.理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4.了解纸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的危害,知道纸币发行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四)重点、难点 
 1.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重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本课教学】 
 〖课前准备〗 
针对新课改后,教学课时减少,教学内容实际增加的困难必须花大力气作好课前准备和学情症断工作 
(一)基础知识预习 
(二)学生预习自测 
(三)扩展思考题 
〖新课讲授〗 
教师:同样质地的两张薄薄的纸片,为什么货币能购买各种商品,而白不可以呢?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设置疑问,激发思考) 
一、从商品和交换说起──从货币产生的过程探究货币的本质(15分钟) 
(一)自主学习——探究商品的基本含义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商品的含义。教师举例由学生判断后,再让学生讨论并自己举例, 
1、   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非劳动产品) 
2、    农民自己生产自己吃的菜。(没有用于交换) 
3、     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你还能再举几个商品的例子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牛奶、盐、咖啡、红珍珠等这些千差万别的商品,有何相同之处呢? 
    在学生分组学习和充分的讨论之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商品他们有何共性?(都有用)——使用价值;(都要消耗人的劳动)——消耗的劳动形式上相同吗?(不同)——消耗的劳动有何共性?(都是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都发生了交换)——价值通过交换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所特有的) 
(三)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探究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利用课本第5页图演示物物交换,创设教学情境。 
演示结束以后,让学生谈谈他对这种交换的感受,并想办法提高交易成功的概率。 
最终找到解决办法:寻找大家相对比较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 
(四)比较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揭示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多媒体展示牛羊、贝壳、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缺陷。 
2.展示金银的图片,说明金银的优点,揭示货币的产生: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3.引导学生比较货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得出:是否充当一般等价物,是货币与其他商品的本质区别,货币所起的作用就是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观察体验生活,探寻货币的作用──探究货币的基本职能(15分钟)  
创设教学情境(两个商人,一卖瓜,标价十文一个;一卖饼,标价一文一个;卖瓜着将卖瓜钱换五个饼) 
表演结束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一)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1.瓜与饼哪个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哪个使用价值大 
2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标价牌上写的表现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价值能比较而使用价值不能 
结论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在于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 
结论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结论4: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想像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引导。 
1.交换的过程中货币起了什么作用? 
2在交换过程中使用的是不是还是观念的货币? 
3为了将商品卖出生产者应怎么办?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逐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 
结论2: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结论3: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要重视质量和市场 
三、纸币 
(一)探究纸币的产生和本质问题 
利用上面的活动继续设问: 
1、   假如上面的交换活动是发生在现在我们是借助什么样的货币进行的? 
2、   这种货币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古代的货币相比有那些好处? 
指出纸币的含义: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的价值符号。 
(二)剖析案例,探究“法币”贬值的原因及危害──探究纸币发行量 
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宣布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从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法币崩溃为止,法币发行量上升到四十七万倍。 
最初的100元法币可以买两头牛,到了1949年五月仅可以买到一粒大米的2.45%。“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由于物价疯狂上涨造成的恐慌心理驱使,人们疯狂地抢购各种物资。 
思考讨论:1、100元法币最初能买两头牛,最后只能买到三粒大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有哪些危害? 
2、如果纸币发行过少行不行,为什么? 
3、纸币发行量怎样就比较适当?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师生交流讨论中,最终由学生得出结论: 
纸币发行的如果过多,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过少,就会导致商品销售困难,商品流通受阻。因此,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必须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等。 
(三)辨识社会现象──规范人民币的使用 
调查班内有多少学生收到过假的钱,并请他们谈谈他们收到假的钱后的想法和做法。 
通过讨论交流后,明确: 
1、有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通过制贩假的钱获取不义之财。严重干扰了国家金融秩序,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2、作为我们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学习一些辨识假的钱的知识。 
3、作为我们公民,爱护人民币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4、作为我们中学生,自己要爱护人民币,也要教育周围的人爱护人民币。 
〖课堂总结〗 
   按照商品—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的总线穿插课文知识点. 
〖课后练习〗(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相关文章

tag: 政治说课稿,高中政治说课稿,政治说课稿,初中政治说课稿,高中政治说课,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政治说课稿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