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学习中心 | 下载中心 | 知识大全 | 作文 | 常识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多思学习网教育学习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诗歌赏析讲义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诗歌赏析讲义

11-08 12:26:50八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次数:283次 
标签:八年级语文试题大全,http://www.duosi8.com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诗歌赏析讲义,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的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主旨。内容上是全诗总纲,“远征难”“万水千山”总括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思想感情上奠定全诗的基调,“不怕”“只等闲”充分表现了红军对艰难与牺牲的蔑视。诗的三、四句写山,以山势陡峭峰峦起伏的五岭、乌蒙为代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经过的无数的崇山峻岭。它们一个绵延不断,一个巍峨高大,但它们在红军眼里不过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这样有意缩小视觉比例(这也是夸张),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寒”字烘托泸定桥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一个“喜”字既突出了红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同时运用拟人手法,形象且有表现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感叹时事和深恨离别,当时杜甫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寓情于景,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却使作者感叹起时事和深恨离别,因此他把这种感情赋予眼前的景物,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全诗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安史之乱)中忧国思家念亲之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三四句从字面上看似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借题发挥,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昏庸。“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当时凄凉孤独的处境,“思”字集中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风吹雨”既是写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杀敌报国的愿望。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起一经”和“四周星 ”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风飘絮 ”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 ”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颈联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尾联表明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表现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

 

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谊,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诗中不作寻常的伤别语,表现了诗人的宽阔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首联即事写景,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前往的地方,“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气象雄浑开阔,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又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颔联是对友人的谆谆宽慰,惜别中表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

诗的颈联“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你我虽然天各一方,但因为有知心朋友存在,也如近在咫尺之间;你我的心紧紧挨着,感情紧紧相连,我们的友谊不会因山高路远而消失,反而会变得更加美好。诗人用豪迈的语言,鼓励友人振作精神,勇敢地鼓起新生活的勇气。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的前两句写离愁。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诗的后两句,诗人将笔锋一转,即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在古人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望”字贯穿始终。首联从远望角度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景象,颔联从近望的角度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从凝望的角度来写泰山,通过动态的画面极力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尾联写作者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的登临泰山绝顶的愿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 “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得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的,写出了泰山雄伟高峻的气势。“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以云和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并写出诗人长久望泰山的出神情态和内心汹涌的豪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这两句诗,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一首观赏西湖早春风景的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飞鸟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湖畔,让游客陶醉在融融春光里。“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迷人眼”写游人看到野花为之着迷的情景,“没马蹄”既写草浅,也体现唐朝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浮云的寓意是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以五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诗中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 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忠心。“易水”“黄金台”(典故略)临易水,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壮怀激烈的豪情。黄金台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永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无限依恋、对抗清斗争的强烈愿望。“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作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丧,作者极度悲愤,表现了他高度的民族气节。“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表现对故乡无限依恋。“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作者自信身死之后,灵魂也会归来,在空中看到抗清者高举义旗继续斗争。表达了作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抗清斗争抱着莫大希望的乐观主义精神。

 

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一首饯别诗,抒写的就是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

开头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景,精神为之一振,烦忧为之一扫,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秋”字点明饯别的季节,“酣高楼”点明饯别的地点和方式。“蓬莱文章”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写登楼引发的感慨,诗中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这里指南朝,李白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诗句中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抽刀断水”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销愁愁更愁”,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一句诗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响应。“散发弄扁舟”: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的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最后这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李白的诗,语言朴素,感情激荡,韵味深长,形成独特的“纵逸”风格。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一首描写北宋西北边边境军旅生活的词。词中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开头一句先交代地域、季节,用一“异”字概括总的感受。“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词人笔下的西北边境的秋景,多么悲凉奇异;而从“孤城闭”字中,也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词人身在荒僻的过境孤城,夜晚难免会起乡关之思,于是借酒消愁。“燕然未勒归无计”,尚未破敌立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管悠悠霜满地”写景,词义中见出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因“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这里的“人”既指词人自己,也包括广大的戍边士卒。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写景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前三句写景:每句都是三个名词性的短语排在一起,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让读者根据前后连贯的几个画面意会“秋思”的主题。“枯藤老树昏鸦”,是深秋傍晚的景物,显得毫无生气;而傍晚时栖息树上的乌鸦却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小桥流水人家”,本来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与上下句所描写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此安适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更给人以苍凉之感。一个“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西风”即秋风,既点明季节,又增添悲凉气氛;而旅途劳顿的“瘦马”,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

末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来。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了铺垫。

这支曲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成为“秋思之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诗的开头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巴山楚水”指贬居之地。“弃置身”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一满。三、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呤诵“闻笛赋”表达怀念而已。“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表达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像是一问一答:“你问我何时能回家?我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宦游人的乡愁、歉意,都在这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表现出来。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客愁旅况。从首句的叙述变为次句的写景,诗人因归期难料、秋夜听雨,倍感孤寂凄凉。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使诗境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即春风,“残”字使人有凄楚的感觉。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逝去表达忧虑。一个“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可谓一往深情。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将对方住处比做“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青鸟殷勤为探看”,只是诗人苦苦相思时的一种愿望而已。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前两句从评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入手“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里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后两句提出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见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山,这里指祖国的山河。才人,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赵翼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出现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李、杜之后,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著名诗人,都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开一代新诗风。此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前两句只是为提出下面的见解略作铺垫而已。赵翼论诗的着眼点在于创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诗歌赏析讲义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试题下载 | 电脑学习 | 加入收藏


幼儿园教案_ 教案模板_ 课件模板_ 教学反思_ 教学计划


多思学习网 1 2 3 4 5 6